您现在的位置: 品牌中原网 >>品牌聚焦 >> 光明乳业再陷质量危机 上下游控制风险浮现
光明乳业再陷质量危机 上下游控制风险浮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编辑部 时间:2012/7/24 0:00:00
 近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结果,光明减脂芝士片、奶油两批次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这是光明乳业6月以来第三次被曝光质量问题。

  记者昨日(7月23日)走访了沪上多家超市发现,光明乳业生产的奶油和减脂芝士片仍在出售,但没有发现问题批次产品。

  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研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检测出的问题只局限于广州市场,光明已将这一批次的产品全部进行下架处理,不影响全国其他地区该产品的正常销售。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

  问题批次产品已经下架

  据广州市工商局抽检结果显示,由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生产的50%减脂芝士片

  (200g/包,生产日期为2012年2月23日)及奥德华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牌奶油(125g/盒,生产日期为2012年4月23日)均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记者昨日在上海中山公园家乐福超市看到了上述两种光明乳业生产的产品,其中芝士片的生产日期为5月26日,并且在进行买二赠一的促销活动;而奶油的生产日期为3月28日,与问题批次生产日期不同。

  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研奇昨日(7月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检测出的问题产品只局限于广州市场,并不影响全国其他地区该产品的正常销售。“接到抽查结果后我们非常重视,立刻对广州市场上销售的同批次产品进行了下架回收。并马上进行了过程原因分析,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我们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以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对市场上的同批次产品进行第三方送检,结果均为合格。”

  记者了解到,这是光明乳业今年6月以来第三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今年6月15日,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6月25日生产、26日上市的批号为I17:15(E)的光明优倍奶混入了烧碱成分,随后光明乳业对该批次牛奶进行下架召回处理。

  一位不愿具名的乳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光明出的问题多多少少都与管理有关系,此次的问题出在了流通环节,在包装、长途运输当中出现泄漏等都可能产品变质,也不排除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比如管理上的疏忽,或者是质检员个人失误等,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乳业产品通过经销商进行分销,一旦企业将产品发给了经销商,企业对于产品的监管就出现了盲区。产品由经销商管理,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该分析师指出,近几年,光明乳业快速增长,平均增幅在20%左右。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营业总收入117.89亿元,同比增长23.16%,201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1%。

  然而,近期连续出现的质量问题,让光明乳业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产生了影响。“但是具体究竟有多大,不太好说。”上述分析师表示。

  乳产品的上下游控制

  针对今年以来乳业频频曝出各种质量安全问题,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乳品行业产业链很长,每一个环节都相互依存,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现在企业整顿的重点可能在上游的奶源和中游的生产环节,可能下游的力度差一点。产品销售后的有些环节做得不到位,企业要改善加强管理,将漏洞补上。”陈连芳表示。

  乳业分析师王丁棉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中国奶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奶源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奶产品是快速消费品,应该在短时间内快速加工快速消费,而要做到这点只能在当地生产,做到近距离运输,保证产品的营养、降低生产成本。”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正在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由乳制品行业协会牵头。工信部希望建立“覆盖原奶生产、流通、乳制品加工、市场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的乳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如若将上述体系应用到乳产品中去,可以强化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有助于加强对乳产品质量的监管和管理。”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陈连芳认为,上述方案虽然动机很好,但可能落实起来有一定困难。“毕竟不是法律,但是约束企业的行为必须通过立法,只是倡议没有多大用处,很难落实。”

 2012年6月15日

  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光明乳业公告称,涉及产品目前正在送检过程中,出事产品的同批次产品均有出厂合格检验报告。

  2012年6月27日

  有消费者爆料称其购买的光明乳业产品“优倍”出现质量问题。光明乳业声明称,6月25日生产、26日上市的批号为I17:15(E)的光明优倍奶混入了烧碱成分。已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产品全部召回。

  2012年7月20日

  广州市工商局网站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环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光明乳业产品上了黑榜。光明方面称,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

  ·记者观察

  国产乳品信任危机助推洋奶粉涨价

  此次光明、南山乳产品的质量问题,又将国产乳业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国内乳产品市场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一方面国产乳产品频繁被曝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洋品牌产品纷纷涨价。

  洋品牌涨价的底气来自哪里?记者对此调查后发现,洋品牌产品频繁 “更新换代”是直接原因,更深层原因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信心不足,转而购买洋品牌奶粉。

  记者在上海市中山公园家乐福超市,达能旗下品牌多美滋适合1~3岁儿童配方奶粉400克价格,由之前的老包装68元变成了配方升级的75元,而其相对应的桶装900克奶粉价格由177元变成198元。照这样算来,升级的新一代产品比之前的价格上升了11%左右。

  对此,多美滋中国区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7月中旬推出了新一代产品,因为相关成本的增加,新产品价格比原产品有一定增长,平均涨幅为10%,但配方进行了全面升级。

  记者发现,从去年以来,洋奶粉频繁“更新换代”,产品的价格也随之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去年6月份,惠氏公司推出新的产品线,价格比老产品高10%;而在年底,其高端品牌进行配方调整,价格也随后上涨。今年3月份美赞臣以推出新品为由,部分产品价格提升10%。4月份,雀巢奶粉提价,涨幅在5%左右。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球原料奶普遍增产及国际需求下滑的双重作用下,国际牛奶价格开始下滑。公开数据显示,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的2008年1月,进口脱脂奶粉价格为4281美元/吨,而至2011年12月,进口脱脂奶粉的价格却降至3750美元/吨以下,相较2008年初的价格下降近10%。乳业分析师宋亮曾向记者表示,最近进口脱脂最近已将降至在3000~3500美元/吨。

  一方面国际原料奶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洋奶粉价格却不降反涨,洋品牌涨价的底气何在?

  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奶粉是刚性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另一方面多个国产品牌奶粉都曾出现问题,让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降低,纷纷选购洋品牌奶粉。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龙头位置全被洋品牌揽去,高端奶粉市场几乎九成被外资占据,因此洋奶粉再怎么涨价也不愁销量。

  “这事对于有些国产品牌也不是坏事,因为国产品牌的价格可以跟着洋奶粉走。贝因美、伊利等高端品牌也有300元左右一桶。”陈连芳对记者表示。

  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08年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产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44%,而现在,中国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已下降到1/3,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迅猛增长到2/3的市场份额。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曾公开表示,中国的乳制品企业需要潜下心来重建信心体系,同时通过透明化生产过程等手段向国人证明自己的品质,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加大对进口奶粉的替代力度。(记者 赵鹏)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分隔线----------------------------
品牌中原联盟 河南慈善总会品牌中原爱心基金
电 子 邮 件:pinpaizhongyuan@126.com pinpaizhongyuan@163.com 豫ICP备11021917号-4
:1067015152 :1335310978 :1015925281 :1398823029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如文章作者、著作权所有人、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有任何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作出删除或修改处理。如作者、著作权所有人、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未及时联系我方,我方视为默认许可转载刊登,我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