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品牌中原网 >>品牌要闻 >> 越来越响亮的“成都智造”
越来越响亮的“成都智造”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豫品会 时间:2022/11/18 0:00:00

11月7日,一则事关成都的消息引发全国广泛关注——这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批复,超高清视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成都,这也实现了四川省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神舟号载人飞船上有“成都造”保驾护航,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频频闪现的“成都造”,再到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装载“成都芯”……在“中国制造”闪耀全球的高光时刻,时常也能看到“成都造”。

对成都而言,制造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要。如今,在电子信息产业已成功冲刺首个万亿级产业的基础上,成都正在加快实现装备制造集群规模过万亿,推动集成电路等10个以上产业集群过千亿。

面向未来,成都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擦亮“成都智造”品牌,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成都企业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电站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绿色电力”。

“链”出新动能

产业圈越来越大 链条越来越长

成都已构建起涵盖38个大类、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今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奥运五环破冰而出,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地面酷炫的舞台画面惊艳全世界。这场科技时尚感浓郁的饕餮盛宴背后,正是“成都造”加持保障——炎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方案。这家由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团队创办的年轻企业,已先后为澳门回归20周年晚会、青岛上合峰会等重大演艺项目提供技术方案。

不仅如此,在北京冬奥会竞技现场,还有更多的“成都造”——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奥运走廊”建成亚洲最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电站,为冬奥会提供“绿色电力”;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柯斯达客车,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绿色低碳出行保障……

在国际国内的高光时刻,闪烁着“成都造”的身影,彰显出成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其背后则是成都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强市”不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也为制造业企业拓展出更多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电子熊猫集团下属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的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熊猫集团与成都市政府合作的重大项目。紧随中电熊猫的步伐,成都熊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很快成立,成为其配套企业。

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投产仅两年,成都熊猫电子在2021年就实现了超5亿元的产值,其主要产品液晶模块控制器年产能达600万台规模,贴装能力达到每月5亿个器件。与此同时,因为看好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未来,另外几家配套企业也相继落户成都。

在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过程中,成都加快筑强城市发展战略优势,为制造强国、制造强省作出极核主干城市应有贡献,着眼城市实际和发展所需,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已越发成为提升发展质量、赢得竞争主动、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

从在全国率先启动编制《成都制造2025规划》,到印发《“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再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制造业强市”写入党代会报告……成都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

目前,经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随到创新的跨越发展,成都已构建起涵盖38个大类、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制造强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出新活力

“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转变

成都先后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落户西部唯一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48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9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2家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走进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激光电视显示屏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生产。“它非常薄,可以贴在墙上也可以卷曲,在明亮光线下也正常显示出液晶电视般的画面效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吴庆富指着一块智能投影光学屏说。

在中国激光显示产业从无到有的背后,以菲斯特科技为代表的国产激光显示企业,扮演了从“拓蛮荒”到“弄潮儿”的角色,不断打破西方垄断,攻克了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制造的世界性难题。手握激光电视显示屏核心技术,菲斯特科技成为长虹、海信等电视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归根结底要靠创新。近年来,伴随制造业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一大批“成都造”快速崛起,“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转变,叫响全国、走向世界:“成都造”关键技术、材料、精密部件等应用于神舟号载人飞船,“亚洲龙”“凡尔赛”等重要车型在成都下线,声表面波滤波器晶片实现国产替代,通威太阳能高效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

磁悬浮轨交、大飞机、超高清显示等领域研制能力国内领先,高端通用芯片、柔性显示等突破国际封锁——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成都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重点产业,强化资源整合,加强载体建设,实现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全面提升全市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顺应产业数字化趋势,成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先后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全国首个5G双千兆+全面商用城市,落户西部唯一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

与此同时,高能级新基建全面推进。成都已累计建成5G基站5万余个,落地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成都托管与灾备节点),成为“东数西算”枢纽城市,初步构建起“超算中心+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解析节点”的支撑体系,数字基建和信息聚集等综合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

信息技术赋能数字经济。成都加快推进1160户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开工建设100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2021年,成都“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5.3,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提升至第5位;通威、中电十所等48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9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2家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聚”出新优势

产业集群向更多万亿级进击

成都已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正在加快实现装备制造集群规模过万亿,推动集成电路等10个以上产业集群过千亿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包括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在内的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落户成都,是超高清视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成都,有着其背后逻辑。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面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前端采集、内容制作、编解码、网络传输和行业应用,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推广、行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助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发展。而成都拥有全国最全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在前端设备、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存储设备、显示终端、内容制播与集成分发、行业应用及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广泛布局,超高清视频核心产业链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工业文明的每一次演进都助推了时代的跃迁,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都有一批制造强企的支撑。从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所展现的古蜀文明冠绝时代的制造技术,到蜀锦、蜀绣、漆器等发达手工业成就“扬一益二”的美名和丝绸之路的辉煌,都充分彰显出成都这座城市的制造业浓厚基因。

进入新发展阶段,成都迎来了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战略,赋予成都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主干城市,成都抢抓机遇、勇挑重担,主动融入双循环,面向未来制造、服务国家战略,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位势能级提升,有力支撑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发展无声,数据有痕。2021年成都实现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工业增加值4842亿元,近十年年均增速达7.4%,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4位。

良好的营商环境,持续吸引制造业企业和重大项目集聚成都,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尤为突出。来自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前9月同比增长17.4%,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升至29.6%。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

如今,成都已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仅规上企业数量就已超过1400户,从业人员超过60万,英特尔、IBM、戴尔、华为等6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公司相继落户。在此基础上,成都正在加快实现装备制造集群规模过万亿,推动集成电路等10个以上产业集群过千亿。(记者 杨富)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分隔线----------------------------
品牌中原联盟 河南慈善总会品牌中原爱心基金
电 子 邮 件:pinpaizhongyuan@126.com pinpaizhongyuan@163.com 豫ICP备11021917号-4
:1067015152 :1335310978 :1015925281 :1398823029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如文章作者、著作权所有人、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有任何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作出删除或修改处理。如作者、著作权所有人、网络传播权所有人看到后未及时联系我方,我方视为默认许可转载刊登,我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网站编辑部